文章來源: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 時間:2010-12-02 |
2010年11月27日,市科委辦公室、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在皇苑大酒店組織召開了“北京市科委區縣科技專項課題驗收會”,市科委王建新委員、辦公室周曉柏主任,來自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北航、市農委、市農科院、農學院、北京理德斯普管理咨詢公司等單位的驗收專家,以及北京孵育協會、東城、海淀、大興、門頭溝、懷柔區科委等課題承擔單位參加了本次會議。 |
會議由全體人員大會、課題分組驗收兩個階段組成。周曉柏主任主持全體人員會議,介紹了與會專家、領導及會議目的意義、課題驗收考察內容等。周主任指出,本次會議是專項的一次集中驗收,也給各區縣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希望在今后的課題實施過程中,各承擔單位能夠相互借鑒,互相學習,更好地推動區縣科技專項工作的開展。 |
王建新委員重點介紹了區縣科技專項今后工作重點及發展方向。王委員指出,自區縣科技專項實施以來,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通過區縣科技專項的實施,不僅將區縣科技工作納入了全市科技工作序列,而且提升了區縣科技服務能力,促進了區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加強了市區合作,密切了市科委與區縣科委關系。針對區縣科技專項實施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王委員強調今后區縣科技專項的實施要突出幾個工作重點:一是要理清思路、準確定位;二是要認真開展專項的總結、調研,搞好規劃;三是要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四是要加強領導、科學組織。同時專項工作要做到四個加強,加強課題與全市科技工作、區域重點工作的結合,加強課題與區縣區委、區政府折子工程、市屬重大項目或綠色通道項目等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強課題選題立項、實施、審計驗收等各環節的項目管理工作,增強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區縣科技專項對科技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等。 |
之后,與會專家分組對能效監管平臺建設科技示范、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促進海淀“兩村”建設、大興區西甜瓜休閑觀光產業科技示范工程及科技服務能力提升、門頭溝區農村科技協調員組織及科技示范、懷柔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工程、特種山野菜種子種苗基地建設等6個課題進行了驗收。 其中,能效監管平臺建設科技示范課題,應用信息通信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建立能效監管平臺以及能效監管平臺和能源管理工作站,實現了對樓宇能效的有效監控和管理,強化了能效監管考核。 |
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促進海淀“兩村”建設課題,開展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創新要素聚集方案、中關村科技型企業發展模式和評估體系研究,為推進核心區建設提供了政策參考建議。新建兩家農村科技協調員工作站,通過網絡遠程培訓等方式組織農民培訓一萬三千多人次,促進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和農業科技信息服務體系的結合,提升服務農村的能力。開展區級科技管理網站改版、項目管理系統升級、數字化檔案系統升級、科技政策宣傳,推進科技管理工作無紙化、信息化進程,提升了承擔單位的管理和服務能力。 |
大興區西甜瓜休閑觀光產業科技示范工程及科技服務能力提升課題,緊緊圍繞大興區西甜瓜產業發展與融合,通過西甜瓜觀光產業科技示范工程的實施,延伸了西甜瓜產業鏈,推動了平原地區觀光休閑農業功能的提升。引進新品種88個、制作完成西甜瓜創意產品3600個(盆),豐富了西甜瓜的品種和產品內容,提升了西甜瓜的文化內涵和產品附加值。建設完善老宋“瓜趣園”和樂平“御瓜園”大型西甜瓜觀光示范園及龐安路觀光休閑農業產業帶,建立西甜瓜新品種展示基地6個、西瓜育苗基地4個,示范推廣面積2萬畝,增強了西甜瓜產業的科技示范作用。通過實地觀摩和培訓、科技協調員網站建設、農產品經紀人職業資格培訓、種植標準推廣等形式,組織建設26家協調員服務網站,培訓農民9000余人次,印發各種培訓材料1萬余冊,促進了科技協調員體系的建設和區一級科委科技服務能力的提升,有力地推動了西甜瓜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
門頭溝區農村科技協調員組織及科技示范課題,根據門頭溝區產業特點和科技發展需求,以特色觀光休閑、科普和科技服務為重點,開展農村科技協調員服務體系建設及科技示范。課題依托農村科技協調員工作站和協調員,開展專業技術培訓20次,培訓2000人次,發放培訓資料5000份,完善了區、站、員三級科技協調員管理服務體系,科技協調員的素質和服務能力有較大提升。通過科技引領、科普宣傳、科技資源整合等方式,促進了王平桃花谷天然科普植物園、齋堂葡萄休閑觀光示范園、潭柘寺生態蛋雞養殖示范基地的建設和發展,較好地發揮了科技示范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涵養發展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提升了區科委的科技服務能力。 |
懷柔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工程課題,圍繞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開展了“虹鱒魚四倍體制備和推廣”、“文化創意產業服務支撐體系建設”、“茸鹿人工受精技術推廣”、“新能源應用示范點改造工程建設”、“林蛙養殖及新技術研究”和“特色農產品示范基地建設”,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致富,拓展了農民就業渠道。通過課題實施,編制完成了懷柔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打造了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訓平臺;進行了兩個新能源應用示范點的技術改造工作,提高了供氣的輸配壓力和安全系數,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質量;開展了特色養殖新品種的引進和新技術的研究、示范與推廣;針對產業發展和新技術應用進行了系列培訓,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意識及種植、養殖管理水平。 |
特種山野菜種子種苗基地建設課題,以發掘山區野生蔬菜資源為基礎,針對門頭溝區發展生態經濟,開發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全面開展以循環農業為特點的山野菜品種篩選和種苗繁育等技術研究工作,為北京市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建設和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技術基礎。通過課題實施,完善了山野菜種苗繁育的配套條件。初步篩選出了適合當地種植的山野菜品種。根據循環農業的發展要求,圍繞山野菜產業開發,對果園改造、林下經濟、特色養植、土壤培肥、節水灌溉等方面進行了科技示范,取得了較好的示范效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整合相關專家和成果資源,開展技術培訓15次,培訓技術人員450人次,對30名技術協調員進行指導,發揮了核心示范區的技術孵化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了孵化能力的提升。 |
本次會議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組織課題承擔單位進行集中驗收,并設置專家打分環節,由專家根據各課題實施效果、完成情況的優劣,對課題給予綜合、公平評判,受到了課題承擔單位和專家的好評,也為各課題承擔單位提供了一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機會。 會議在完成了既定的議程后,圓滿結束。 |
|